三伏,特别耗阳气的30天,用这3个方法,直接把阳气补到跟上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8:00

夏季三伏天,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,阳气浮在体表,同时也是阳气流失最严重的季节。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,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,负责抵制一切外邪,保卫人体的安全。百分之八十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,只要能从“阳气”两字下手,那么大部分的现代病就不会困扰人们,一切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温床。

三伏天要及时的补阳气,有2个方面的原因:

一是,夏季常有的3个行为特别耗费阳气!

①汗多,三伏天出汗多,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,汗血同源。天气炎热,出汗较多,气随汗泄,也是耗气伤阳,容易阳气不足,这就是夏天需要养阳补阳气的另外一个原因。

②长期待在空调环境中,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快,毛孔打开,吹空调会使寒气长驱直入,损伤体内阳气,容易使人出现感冒、腹泻、腰腹关节疼痛、落枕、肩颈酸痛等不适症状。

③贪凉吃冰凉食物和冷饮,冰西瓜、冰咖啡,冷饮,对脾肾阳气的伤害真的不容小觑。有些人夏天冷饮吃多了,再一吹空调肚子就不舒服,腹泻,这就是脾肾虚寒,脾肾阳气不足的表现。

二是,补阳气强体质和冬病夏治

夏季外界阳气最旺,人体的阳气也是最旺盛的时候,所以一些慢性病在人体充足的阳气抵挡之下,减轻了。而到了冬天,外界阴气重了,人体的阴气也重,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随之变弱,慢性病就会“卷土重来”,变本加厉。“冬病夏治”就是在盛夏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,将阳气培养得更旺,以便秋冬抵御疾病的侵袭。这就是“养生,要顺应天然”的观点。内经里有说:阴成形,阳化气,阳不足,百病丛生!今天分享4个方法,帮你好好利用三伏天,补足一身阳气!

第一个方法喝姜枣茶逼出最“深”的寒湿

如果说,晒背,是用好外面的太阳,喝姜枣茶,就是用好身体里面的太阳。姜枣茶排寒湿,属于是打得下江山,也守得住江山。秘诀就是6个字——姜辛温,枣甘平。姜温,先让阳气充满脾胃和身体,让寒湿无处躲藏;姜辛,在皮肤表面给寒湿打开一个通道,寒湿就从这里走。最后用枣甘的特性,养脾,安抚脾胃,鼓励脾胃,让脾胃这个“阳气发动机”能持续发力。

第二个方法三伏贴为脏腑注入阳气

在三伏天这个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,选用温阳益气、活血通络的药物,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,通过刺激穴位,激发经气,发挥“调五脏、行气血、和阴阳”的作用,可温阳固本,提升正气,提高抗病能力。可以说,三伏贴,是中医“顺时养生”的体现,事半功倍的养生保健手段。李良济三伏贴,最近都在火热开贴中,想要调理亚健康,有风湿免疫疾病,妇科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和儿科疾病的朋友,都可以来到医馆敷贴。

第三个方法艾灸督脉大补阳气
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“针之不为,灸之所宜。”说明灸法可以弥补针之不足。《本草从新》记载:“艾叶苦辛,生温熟热,纯阳之性,能回垂绝之亡阳,通十二经,走三阴,理气血,逐寒湿,暖子宫,止诸血,温中开郁,调经安胎……以之灸火,能透诸病而除百病。” 督脉属阳,又称之为“阳经之海”,统率一身之阳气。此时可以顺天应时、借助天地之力,在督脉行灸法,使纯阳之气更容易纳入体内,补充我们平时熬夜、冷饮损伤的阳气,最大限度地鼓舞阳气,逐邪外出,温通经络。督脉灸可达到阴平阳秘,标本兼治的目的以及预防保健的作用。每年三伏天都有很多朋友,来到李良济做三伏灸(督脉灸),在后背隔姜灸,借助艾绒和生姜的散寒湿温经脉之力,给身体补补阳气,以便秋冬少生病。

夏日你是否宅在空调房里不愿出门,每天冰镇西瓜、可乐、奶茶不断,亦或是经常与好友约啤酒小龙虾!殊不知,在肆意享受夏日的同时,身体里的“阳气”也在慢慢流失。上面3个三伏养阳好方法,可帮您养足阳气,保持身体健康,这个夏天一定不要错过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