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梨润三秋”!可惜这个润肺止咳的宝贝,90%的人都扔了!推荐你4个“黄金食梨法”

发布日期:2025-09-04 08:00

长期待在空调屋,总感觉有点干,再加上进入秋季以后,人体受燥邪影响,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,比如咽干、鼻子干、皮肤干、咳嗽!这些其实都是秋燥惹的祸!秋燥对呼吸系统影响比较大,最容易伤肺,出现嗓子干痒、干咳、鼻腔干痛,这种干还会影响睡眠,导致烦躁失眠……初秋润燥养肺,水润润甜滋滋的梨一定是首选!

秋季润肺多吃梨

梨清甜多汁,营养丰富,被称为“天然矿泉水”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“梨味甘,有清热润肺,生津化痰,解毒之功”。中医认为,秋季吃梨能生津止渴、润肺清燥、清热解毒、强心护肝,是防秋燥最理想的水果之一。而秋季也正好是梨大量上市的季节,所以也叫做秋梨。每天吃上一个梨,不仅可以补充体内水分,缓解秋燥,还可以养护心血管,润肠通便,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。不仅如此,梨生吃、熟吃和带皮吃,还具有不同的功效:

1、生吃梨:侧重清热降火

大多数人可能选择直接生吃梨,生梨清甜爽口,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,帮助消除秋燥喉咙痛、拉不出屎的症状。不过要注意,生梨偏寒凉,脾胃不好、容易拉肚子的人最好不要生吃。

2、熟吃梨:侧重止咳化痰

煮熟的梨寒凉之性会有所下降,能够滋阴润肺,有缓解咳嗽,化痰的作用,更适合肠胃不好的人。

3、带皮吃梨:好处叠加

梨子皮也能清心、润肺、护肾、补阴,而且营养丰富,吃梨时最好带皮一起吃。PS:梨的品种不同,大小、重量差异很大,一天吃梨最多不要超过2个,并且要和其它水果交叉吃,以增加水果的多样性。梨按品种分,有鸭梨、雪花梨、南果梨、丰水梨、贡梨等等,中医认为,凡是肉质细腻多汁、口感甘甜清爽的梨,都是润肺降火的优质品种!

平时选购梨要想挑出又大又甜又多汁的梨,可以参考下面的挑选方法。

看梨脐:底部的梨脐凹陷较深,周围光滑整齐的,就是大家说的“母梨”,这样的梨比较甜。

看梨形:果形端正规则、圆润饱满的,这样的梨,颗粒组织少,汁水丰富,通常吃起来也很甜。

看梨皮:表皮光滑细腻的梨,果肉也比较鲜嫩。如果皮上褐色纹路比较多,就说明它有点不新鲜,水分已经流失了。

秋季吃梨好处多,除了单独吃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,搭配不同的食材,让梨的养生功效翻倍!这里给大家推荐3种不同的搭配:

1、梨(1个)+川贝母粉(3克)

不仅能生津润燥、降火气,还能止咳化痰,适合咽喉肿痛,咳嗽痰多的人群。

2、梨(1个)+黄芪(2-3片)

在梨汤中加入黄芪,补脾益气的效果更强,适合经常爱出汗、乏力、干咳无痰的人群。

3、梨(1个)+银耳(半朵)

滋阴润肺的功效加倍,同时还能有健脾、开胃、止咳、安神的功效,适合胃口不好,睡眠质量差,易烦躁的人群。

老北京人的吃梨智慧!

小吊梨汤是老北京的特色甜汤,也是京味馆子里的必备热饮。据说清乾隆年间,乾隆皇帝途径赵州时,口渴难耐,咽痛沙哑,御医开了好多方子,但始终不见好转。一日,乾隆皇帝一行人,行至赵州桥附近,由于咽痛难耐,便在一路边茶摊坐下,一人要了一碗茶水,入口后,乾隆皇帝顿感清心润肺,咽痛之感顿失。惊喜之下,问店主此为何茶,店主说,此乃自家炖制的梨汤,自家姓李,故称“李氏梨汤”,乾隆称赞道:“赵州之桥巍峨壮,也需一碗小梨汤。因得了乾隆皇帝的喜爱,这李氏梨汤自然也成为了宫廷饮品,后经时代更迭,配方和炖制方法也流传到了民间。

在民间,百姓均以铜制提吊做为称量梨汤的器物,一吊为一壶,久而久之,"李氏梨汤"便被叫做了"小吊梨汤"。后来,小吊梨汤成为老北京戏院门口摆的饮料,非常受欢迎。看戏的观众为自己喜欢的角儿叫好,一场戏下来,喊得口干舌燥,喉咙沙哑。出戏院门口喝上一碗小吊梨汤,清嗓润喉,别提心里多舒畅了。老北京润燥的小吊梨汤的做法特别简单,银耳、梨、大枣、枸杞、冰糖。

做法:

①银耳泡发撕成小碎块,梨子洗净削皮切块(皮不要扔)

②锅内添入半锅冷水,煮开后放入银耳,关火焖10分钟。

③然后开火加入梨、梨皮、红枣、冰糖、枸杞等原料,煮开后调小火煮半小时即可。

对于现代人来说,没有时间每天给自己和家人煮上一碗润燥养肺的小吊梨茶,可以直接选择李良济小吊梨茶。李良济新上市的小吊梨茶,参考古方,精选品质原材,雪花糖、雪梨、大枣、银耳、鲜芦根、枸杞子、百合等,精心搭配组合。采用茶包的形式,独立包装一次一包。平时需要炖煮一个多小时的小吊梨茶,现在用水冲泡就能直接喝,而且冷水、热水均可冲泡。